未来世界的“硬通货”:不是房子,不是学历,而是这四样东西

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论坛上,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与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的对话中,向年轻人建议:AI能逻辑推理甚至自动编程,但这不意味着这些能力不再重要。他说,人们需要学习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,否则就无法拥有批判性思维,就无法判断别人或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是否合理。因此,他建议年轻人还是要继续学习数学、推理、逻辑以及编程,即便不必从事相关工作,也应了解这些知识。

这是2025年7月17日,黄仁勋在链博会对年轻人的一番建议。

许多人感到共鸣,也有不少人留言问:

“锅头老师,这是不是说明只要学好理工科、搞技术,就能无敌了?”

我只想说:不全是。

你当然要懂技术,但还有一项技能,没学好它,你很难真正站上时代浪尖。

它就是——英语。

编程是语言,英语是语境

你或许已经发现:

  • 全世界的主流编程语言几乎都是英文写的
  • Python、Java、C++的语法关键词,全是英文单词
  • 文档、报错信息、GitHub项目、Stack Overflow问答……清一色英语

如果你不懂英语,编程就像在黑暗中摸索。
你可能写得出代码,但看不懂报错;你能调通算法,却看不懂别人分享的开源项目。

这就好比你学会了弹钢琴,却不识谱、不识曲、不识指法注释,注定走不远。

数学、逻辑、编程,和英语——年轻人最硬的底牌

英语,是这个时代的“元协议”

计算机世界有一个词叫“协议(Protocol)”,
没有协议,设备无法通信、系统无法交互。

那么,今天人与人、人与AI、人与世界之间的“协议”是什么?
就是——英语。

  • 想了解AI的第一手信息?得看英文论文
  • 想参与全球项目?得读懂GitHub说明文档
  • 想做跨境生意?得会用英语写邮件、谈合作、做社媒运营

你不需要说得像母语者,但你必须会读、能写、敢用

英语,是连接你和未来的“接口”

黄仁勋说的三样东西没错:
数学,是思维的骨架
逻辑,是认知的内核
编程,是创造世界的能力

但这一切的对外连接,靠的是什么?
——语言接口。

而这个世界默认的“接口语言”,就是英语。

就像你手机的充电口是Type-C,你不能强行用Micro USB。
你想接入世界、连接知识、获取机会,必须要会用这套“语言的接口”。

英语,是年轻人最值得长期投资的技能

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各种“短期收益”诱惑,
刷题拿高分、考证涨薪、短视频吸粉……

可在我看来,最稳的长期红利,来自以下四样东西:

  • 数学
  • 逻辑
  • 编程
  • 英语

它们构成你的“深层能力底座”,不像技能培训那样速成,但一旦夯实,就能在关键时刻撑你一把。

“不会英语”从来不是你能力不足的证明,
但“会英语”很可能是你人生转折的起点。

未来世界的“硬通货”:不是房子,不是学历,而是这四样东西

掌握硬通货,才有资格下注未来

在AI时代,世界变化飞快,行业轮替迅猛。学历、背景、资源,可能不再是最硬的筹码。

真正能陪你穿越周期的,是以下这几样东西:

结构化思维(数学)+ 严密判断力(逻辑)+ 实践能力(编程)+ 全球视野(英语)

这四样东西,才是年轻人真正该上重注的“硬通货”。

别害怕起点低,只怕你浪费了学习英语的黄金时间;
别觉得英语没用,它迟早会在某个关键节点帮你跨过一条分水岭。

你觉得英语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?
如果回到18岁,你最想早点掌握哪一项技能?欢迎留言分享👇